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湖北省及武汉市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在服务与管理第一线从事酒店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康乐服务、旅行社门市、导游服务、计调、外联与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酒店基层管理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旅游景区管理能力,旅行社门市管理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是旅游饭店初级管理和服务人才,如酒店前台、客房部、餐饮部、康乐服务部的领班及服务人员;旅行社的门市接待员、导游、计调和外联服务人员等。
二、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必须达到以下质量标准:
(一)必备的知识结构;
{C}1. {C}较好的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包括旅游概论,饭店概论、旅游管理基础、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文化、旅游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
{C}2. {C}扎实的掌握旅导游实务、会展旅游实务、旅游线路设计、景区营销与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经营和管理、旅游礼仪、餐饮服务和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必备的能力结构;
{C}1. {C}具有胜任旅游公司导游、业务(外联、计调)经营、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票务接待、酒店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基层管理、人力资源部培训、酒店营销策划、公关策划等旅游企业的业务接待及管理工作能力,毕业生要求获得(英语)导游资格证,前厅高级服务员证书,餐厅高级服务员证书,调酒师。
{C}2. {C}毕业生具有一定地阅读和分析本专业书刊、技术资料的能力,要求通过湖北省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C}3. {C}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操作、维修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软件工作,要求通过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
{C}4. {C}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能力。
(三)必备的素质结构
{C}1. {C}毕业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思想;
{C}2. {C}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
{C}3. {C}毕业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C}4. {C}毕业生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C}5. {C}毕业生普遍身心健康。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
学制:全日制三年
四、毕业要求
学生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各教育教学环节,考核成绩合格,修满课程学分139分,通过湖北省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通过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取得酒店职业资格证书或导游资格证,准予毕业。
五、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一般由三个模块(即“2.5+0.5”模式)组成:第一模块(第一、二学期)为基础性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必备的专业基本能力;第二模块(第三至第五学期)为方向性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方向的核心能力和岗位技能强化训练及职业资格认证模块;第三模块(第三学年)为学生顶岗实训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每门课程都制定有规范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教师依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确保课程功能目标的实现。
六、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
表1 核心工作岗位能力分析
序
号 |
核心工作岗位 |
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
职业资格
(名称、等级、颁证单位) |
1 |
酒店各岗位基层服务员 |
客房预订员、接待员、问讯员
酒店商务中心服务员
客房服务员
中西餐厅迎宾、餐厅服务员、饭店酒吧服务员 |
前厅初(中高级)级服务员
客房(中高级)级服务员
餐厅(中高级)级服务员
调酒(中)级服务员
茶艺(中)级服务员
涉外酒店英语资格证 |
2 |
酒店基层管理
人资部培训助理
|
酒店大堂副理、
酒店礼宾关系主任、酒店人资培训助理
酒店中西餐饮主管、领班
酒店客房主管、领班
前厅主管 |
饭店主管领班资格证:
饭店管理师资格证
人力资源师资格证 |
3 |
酒店市场销售、公关策划 |
营销代表
公关营销部助理、文员 |
公关资格证、助理营销师 |
4 |
旅行社导游、业务(外联、计调)和业务部门管理 |
导游、销售、计调、质检、领队 |
导游资格证: |
5 |
旅游景区(度假)开发、经营、票务接待 |
票务、讲解、巡检、管理 |
导游资格证 |
6 |
旅游风景区(度假)的业务接待管及管理 |
接待、文书、基层管理 |
公关资格证 |
此外,各个工作岗位均要求员工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熟悉旅游或酒店基础知识,敬业爱岗、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工作细心、认真,有责任感,能吃苦耐劳。
七、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对旅游企业人才需求与岗位能力调研分析,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旅游和酒店两个核心能力模块和一个拓展能力模块,进而对相应模块的能力和知识分解与重构,得到了对应的学习领域课程和主要技能训练课程(如表2)。
围绕核心职业能力和主干课程,构建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基本技能、职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训练等三大模块。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或实训项目。实践技能课主要由具有相关相关工作经验的专、兼职教师讲授,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旅行社、酒店两个核心模块设置的专业课程体系(如表3)。
职业能力 |
能力分解 |
对应课程 |
技能训练 |
基本能力 |
{C}1. {C}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
{C}2. {C}语言应用能力
{C}3. {C}旅游基本认知能力
{C}4. {C}一般企业管理能力 |
计算机应用基础
旅游概论
管理学基础
旅游文学鉴赏 |
|
专业核心能力 |
{C}1. {C}导游基础能力
{C}2. {C}导游技能
{C}3. {C}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C}4. {C}旅游市场营销能力
{C}5. {C}饭店服务能力 |
导游实务、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民俗、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英语,酒店实用英语 |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
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训 |
专业拓展能力 |
{C}1. {C}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能力
{C}2. {C}酒店经营与管理能力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实务
饭店管理 |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实训 |
表2 旅游管理专业能力分析与课程设置
酒店方向 |
|
岗位 |
课程设置 |
前厅服务与管理 |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
饭店管理 |
客房服务与管理 |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
饭店管理 |
餐饮服务与管理 |
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训
酒水知识与酒吧服务
饭店管理 |
旅行社方向 |
|
岗位 |
课程设置 |
导游 |
导游实务
旅游政策与法规 |
旅行社计调、外联 |
旅游市场营销实务
旅游线路开发与设计
会展旅游实务 |
旅游企业管理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景点景区经营与管理 |
表3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八、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表3.1 旅游心理实务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
旅游心理实务 |
课程编码 |
05020022 |
||||||
时间安排 |
实施学期 |
第2学期 |
总学时 |
36 |
讲授学时 |
30 |
实训学时 |
6 |
|
教学方法和手段 |
案例教学法、讨论时教学法 讲授、提问、启发法、诱导法、课件演示、任务驱动法 |
||||||||
教学组织 |
单元教学36课时在多媒体教室中完成 |
||||||||
学习重点 |
旅游者心理、旅游管理心理和旅游服务心理 |
||||||||
职业能力 |
能用心理学的知识解决碰到的问题难题,有管理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
||||||||
专业内容 |
主要掌握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者的知觉、学习、态度,旅游者的人格和人格特征,旅游食宿、交通、审美、购物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旅游投诉与法律保护心理,旅游风险心理。 |
||||||||
基本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 |
表3.2 旅游公共关系实务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
旅游公共关系实务 |
课程编码 |
05020042 |
||||||
时间安排 |
实施学期 |
第2学期 |
总学时 |
54 |
讲授学时 |
30 |
实训学时 |
24 |
|
教学方法和手段 |
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讲授、师生互动、重点讲解、课件演示 |
||||||||
教学组织 |
单元教学30课时在多媒体教室中完成 |
||||||||
学习重点 |
了解和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方法和技巧。 |
||||||||
职业能力 |
能够从事旅游公关工作。 |
||||||||
专业内容 |
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的公共关系能力。了解和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公共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职能。学习和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方法和技巧。 |
||||||||
基本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 |
表3.3旅游服务礼仪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
旅游服务礼仪 |
课程编码 |
05020033 |
||||||
时间安排 |
实施学期 |
第2学期 |
总学时 |
66 |
讲授学时 |
30 |
实训学时 |
36 |
|
教学方法和手段 |
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讲授、启发法、重点讲解、课件演示 |
||||||||
教学组织 |
单元教学36课时在多媒体教室中完成 30课时在形体房中完成 |
||||||||
学习重点 |
导游服务程序、导游服务技能,导游服务过程中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
||||||||
职业能力 |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 |
||||||||
专业内容 |
要求学生全面、系统认识和掌握导游业务的相关知识、导游服务程序、导游服务技能,系统掌握导游服务过程中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
||||||||
基本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 形体房 |
表3.4 导游实务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
导游实务 |
课程编码 |
05160044 |
||||||
时间安排 |
实施学期 |
第3学期 |
总学时 |
98 |
讲授学时 |
60 |
实训学时 |
38 |
|
教学方法和手段 |
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讲授、启发法、重点讲解、课件演示 |
||||||||
教学组织 |
单元教学68课时在多媒体教室中完成 30课时在实训室完成 |
||||||||
学习重点 |
导游服务程序、导游服务技能,导游服务过程中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
||||||||
职业能力 |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 |
||||||||
专业内容 |
要求学生全面、系统认识和掌握导游业务的相关知识、导游服务程序、导游服务技能,系统掌握导游服务过程中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
||||||||
基本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 实训室 |
表3.5 饭店管理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
饭店管理 |
课程编码 |
05020123 |
||||||
时间安排 |
实施学期 |
第3学期 |
总学时 |
51 |
讲授学时 |
45 |
实训学时 |
6 |
|
教学方法和手段 |
问题式教学法、认知教学法 讲授、重点讲解、讨论、课件演示 |
||||||||
教学组织 |
单元教学51课时在多媒体教室中完成 |
||||||||
学习重点 |
饭店产业的特点、饭店的类型及分类、集团化饭店的现状及发展态势、饭店管理的内容、饭店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饭店服务质量的测定与控制、饭店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饭店经营绩效的分析与评价 |
||||||||
职业能力 |
使学生能完整、系统地了解饭店管理学的整个理论体系;掌握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运用饭店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
||||||||
专业内容 |
主要讲授饭店产业的特点、饭店的类型及分类、集团化饭店的现状及发展态势、现代饭店的经营理念与实践、饭店经营战略的选择与实施、饭店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饭店市场营销的策划与实施、饭店服务质量的测定与控制、饭店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饭店经营绩效的分析与评价等。 |
||||||||
基本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 |
表3.6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 |
课程编码 |
05020274 |
||||||
时间安排 |
实施学期 |
第3学期 |
总学时 |
64 |
讲授学时 |
34 |
实训学时 |
30 |
|
教学方法和手段 |
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讲授、启发法、重点讲解、课件演示 |
||||||||
教学组织 |
单元教学讲授34多媒体教室,实训30课时模拟餐厅中进行 |
||||||||
学习重点 |
服务知识和操作技能 |
||||||||
职业能力 |
使学生初步掌握客房预订、入住登记、大厅服务与客人离店结帐服务等前厅对客服务技能;掌握客房接待服务、客房物品管理等技能,并使学生达到中级以上服务员资格水平。为今后在工作中进行前厅与客房服务管理打下较坚实基础。 |
||||||||
专业内容 |
前厅服务管理和客房服务管理两大部分,系统地介绍了饭店前厅和客房管理的专业知识、服务知识和操作技能,既有饭店该部门员工必须遵守和掌握的基础知识,又有该部门新信息的介绍。 |
||||||||
基本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 模拟餐厅 |
表3.7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
课程编码 |
05020133 |
||||||
时间安排 |
实施学期 |
第3学期 |
总学时 |
51 |
讲授学时 |
45 |
实训学时 |
6 |
|
教学方法和手段 |
认知教学法 讲授、重点讲解、课件演示 |
||||||||
教学组织 |
单元教学51课时在多媒体教室中完成 |
||||||||
学习重点 |
旅行社的基本业务 |
||||||||
职业能力 |
了解我国旅行社的运行 |
||||||||
专业内容 |
旅行社的产生与性质职能、旅行社的分工体系、旅行社的分类制度、旅行社的基本业务、旅行社的战略管理与计划管理、旅行社的创立策略、旅行社的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旅行社的产品策略、旅游服务的采购、旅行社旅游服务采购的管理、旅行社的销售策略、旅游中间商的选择、旅行社的品牌策略与促销策略、旅行社的接待管理、旅行社的经营风险管理、我国旅行社业的发展趋势。 |
||||||||
基本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 |
表3.8 旅游市场营销实务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
旅游市场营销实务 |
课程编码 |
05020133 |
||||||
时间安排 |
实施学期 |
第4学期 |
总学时 |
81 |
讲授学时 |
45 |
实训学时 |
36 |
|
教学方法和手段 |
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重点讲解、讨论、启发、任务驱动、课件演示 |
||||||||
教学组织 |
单元教学51课时在多媒体教室中完成 30课时在实训室完成 |
||||||||
学习重点 |
旅游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的选择、旅游市场营销战略 |
||||||||
职业能力 |
学生了解旅游市场营销观念 ,掌握旅游市场的运行规律、旅游市场营销决策和营销战略,能够通过营销操作程序运用旅游市场营销技术 |
||||||||
专业内容 |
主要讲授旅游市场营销观念、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旅游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的选择、旅游市场营销战略(4ps)、旅游市场营销计划、组织与控制。 |
||||||||
基本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 实训室 |
表3.9 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训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
餐饮服务与管理 |
课程编码 |
05020263 |
||||||
时间安排 |
实施学期 |
第4学期 |
总学时 |
64 |
讲授学时 |
34 |
实训学时 |
30 |
|
教学方法和手段 |
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讲授、启发法、重点讲解、课件演示 |
||||||||
教学组织 |
单元教学讲授34课时多媒体教室,实训30课时在模拟餐厅中进行 |
||||||||
学习重点 |
餐厅服务技能、餐厅服务,宴会服务 |
||||||||
职业能力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餐饮业务内容、工作标准,具备餐饮服务意识与管理意识,做到动手能力强,管理意识强,具备餐饮企业主要营业点基层督导的素质和管理能力。 |
||||||||
专业内容 |
本课程主要讲授餐饮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及餐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餐饮管理目标和餐饮业的发展趋势、餐厅服务技能、餐厅服务,宴会服务等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服务能力;菜单设计、原料管理、厨房管理、餐厅管理、餐饮营销、餐饮成本与费用管理等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胜任饭店餐饮服务与餐饮部基层管理工作,适应行业发展与职业变化的基本能力。 |
||||||||
基本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室 模拟餐厅 |
表3.10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
综合实训 |
课程编码 |
|
||||
实施学期 |
第5学期 |
总学时 |
120 |
讲授学时 |
|
实训学时 |
120 |
教学组织 |
在校内实训室,结合各个学生的特点进行4个专用周的综合训练 |
||||||
学习重点 |
不同岗位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课题及项目 |
||||||
职业行动能力 |
不同岗位的不同专业技能 |
||||||
专业内容 |
根据本专业学生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情况,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特点,选定课题及项目,进行综合性训练。所选课题及项目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要求具有明确的设计课题、设计方案,实训总结材料并进行考核 |
表3.11顶岗实习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
顶岗实习 |
课程编码 |
05010007 |
||||
实施学期 |
第5,6学期 |
总学时 |
900 |
讲授学时 |
|
实训学时 |
900 |
教学组织 |
综合训练 |
||||||
学习重点 |
酒店管理与服务、旅行社管理与服务 |
||||||
职业行动能力 |
熟悉酒店的各个岗位的操作技能与服务知识或熟悉旅行社各个岗位的操作技能和服务知识 |
||||||
专业内容 |
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顶岗实习,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特点,学习特殊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为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的零距离过度奠定基础 |
九、各学期时间分配表及进程计划表(略)
项目周数
学期 |
入学
军训
□ |
单元
教学
〓 |
项目专用周 |
顶岗
实习
● |
毕业
教育
■ |
考试
复习
◎ |
学期
周数 |
假期
周数 |
总计
周数 |
|
教学做
一体化
▲ |
综合
训练
◆ |
|||||||||
一 |
2 |
16 |
|
|
|
|
1 |
19 |
13 |
52 |
二 |
0 |
19 |
|
|
|
|
1 |
20 |
||
三 |
0 |
19 |
|
|
|
|
1 |
20 |
12 |
52 |
四 |
0 |
19 |
|
|
|
|
1 |
20 |
||
五 |
0 |
0 |
|
4 |
14 |
1 |
1 |
20 |
5 |
42 |
六 |
0 |
0 |
|
|
18 |
1 |
|
19 |
||
合计 |
2 |
73 |
|
4 |
18 |
1 |
10 |
116 |
30 |
146 |
十、教学进程计划
表4 教学活动安排表(不分专门化方向用表)
★表示核心课;☆表示可替代基础必修课;※表示双证沟通课;-表示讲座形式;W表示周;△表示考试形式;○表示考查形式 |
|||||||||||||||||
类
别
性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编号 |
学
分
数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学期周学时及周数分配 |
考 核 形 式 |
|||||||||
单元教学 |
项目专用周 |
一
学
期 |
二
学
期 |
三
学
期 |
四
学
期 |
五
学
期 |
六 学 期 |
||||||||||
讲授
练习 |
实验
其它 |
教学做
一体化 |
综合
训练 |
18W |
19W |
19W |
19W |
19W |
18W |
||||||||
14+0W |
18+1W |
18+1W |
18+1W |
0+18W |
0+18W |
||||||||||||
基
础
课
程
·
必修 |
1 |
军事训练 |
|
2 |
60 |
|
|
|
60 |
2w |
|
|
|
|
|
○ |
|
2 |
国防理论 |
|
2 |
36 |
36 |
|
|
|
3/3w |
3/3w |
3/3w |
3/3w |
|
|
○ |
||
3 |
思想品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
09300061 |
2 |
28 |
20(8) |
|
|
|
2/14w |
|
|
|
|
|
○ |
||
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概述 |
09300222 |
2 |
36 |
30(6) |
|
|
|
|
2/18w |
|
|
|
|
○ |
||
5 |
形势与政策 |
09300200 |
1 |
18 |
18 |
|
|
|
2/2w |
2/2w |
2/2w |
2/2w |
2/1w |
|
○ |
||
6 |
就业指导 |
01010105 |
1 |
18 |
18 |
|
|
|
2/2w |
2/2w |
2/2w |
2/2w |
2/1w |
|
○ |
||
7 |
心理健康 |
09300310 |
1 |
18 |
18 |
|
|
|
2/2w |
2/2w |
2/2w |
2/2w |
2/1w |
|
○ |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0206071 |
4 |
72 |
48 |
24 |
|
|
|
4/18w |
|
|
|
|
△ |
||
9 |
信息检索 |
|
1 |
18 |
18 |
|
|
|
|
2/9w |
|
|
|
|
○ |
||
10 |
大学英语(一) |
04010281 |
3 |
60 |
52(8) |
|
|
|
4/14w |
|
|
|
|
|
△ |
||
11 |
大学英语(二) |
04010282 |
4 |
72 |
64(8) |
|
|
|
|
4/18w |
|
|
|
|
△ |
||
12 |
体育(一) |
|
0 |
0 |
|
0 |
|
|
|
|
|
|
|
|
○ |
||
13 |
体育(二) |
|
2 |
36 |
|
36 |
|
|
|
2/18w |
|
|
|
|
○ |
||
14 |
高等数学 |
|
|
|
|
|
|
|
|
|
|
|
|
|
|
||
15 |
旅游文学鉴赏 |
|
3 |
42 |
42 |
|
|
|
3/14w |
|
|
|
|
|
△ |
||
16 |
旅游概论 |
05020364 |
3 |
42 |
42 |
|
|
|
3/14w |
|
|
|
|
|
△ |
|
|
17 |
管理学基础 |
05020371 |
3 |
42 |
40(5) |
|
|
|
3/14w |
|
|
|
|
|
△ |
|
|
18 |
旅游地理 |
05160231 |
3 |
42 |
38(4) |
|
|
|
3/14w |
|
|
|
|
|
△ |
|
|
|
小计 |
|
37 |
640 |
484(39) |
60 |
0 |
60 |
337 |
255 |
21 |
21 |
6 |
0 |
|
|
|
专业课程·
必修 |
1 |
★旅游心理实务 |
05020022 |
2 |
36 |
30(6) |
|
|
|
|
2/18w |
|
|
|
|
△ |
|
2 |
★旅游公共关系实务 |
05020042 |
3 |
54 |
30(24) |
|
|
|
|
3/18w |
|
|
|
|
△ |
||
3 |
中国历史文化 |
05020062 |
3 |
54 |
50(4) |
|
|
|
|
3/18w |
|
|
|
|
△ |
||
4 |
★旅游服务礼仪 |
05020033
|
4 |
66 |
30(6) |
|
30 |
|
|
2/18w+1 w |
|
|
|
|
△ |
||
5 |
★※导游实务 |
05160044 |
5 |
98 |
60(8) |
|
30 |
|
|
|
4/18w+1 w |
|
|
|
△ |
||
6 |
※旅游政策与法规 |
05020113 |
3 |
51 |
45(6) |
|
|
|
|
|
3/18w |
|
|
|
△ |
||
7 |
旅游英语 |
05230021 |
8 |
136 |
100(36) |
|
|
|
|
|
4/18w |
4/18w |
|
|
△ |
||
8 |
※主要客源国概况 |
05020091 |
3 |
51 |
45(6) |
|
|
|
|
|
3/18w |
|
|
|
△ |
||
9 |
饭店管理 |
05020123 |
3 |
51 |
45(6) |
|
|
|
|
|
3/18w |
|
|
|
△ |
||
10 |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 |
05020274 |
3 |
64 |
34(30) |
|
|
|
|
|
4/18w |
|
|
|
○ |
||
12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实务 |
05020133 |
3 |
51 |
45(6) |
|
|
|
|
|
3/18w |
|
|
|
△ |
||
13 |
★旅游市场营销实务 |
05020102 |
4 |
81 |
45(6) |
|
30 |
|
|
|
|
3/18w+1 w |
|
|
△ |
||
14 |
※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训 |
05020263 |
3 |
64 |
34(30) |
|
|
|
|
|
|
4/18w |
|
|
○ |
||
15 |
※酒水知识与酒吧服务 |
|
3 |
52 |
36(16) |
|
|
|
|
|
|
3/18w |
|
|
△ |
||
16 |
旅游应用文写作实务 |
05020185 |
1 |
18 |
10(8) |
|
|
|
|
|
|
2/9w |
|
|
○ |
||
17 |
旅游线路开发与设计 |
05160075 |
2 |
34 |
30(4) |
|
|
|
|
|
|
2/18w |
|
|
△ |
||
18 |
会展实务 |
05020284 |
2 |
34 |
30(4) |
|
|
|
|
|
|
2/18w |
|
|
△ |
||
19 |
旅游信息管理实务 |
0501023 |
3 |
52 |
42(8) |
|
|
|
|
|
|
3/18w |
|
|
△ |
||
20 |
专业综合实训 |
|
4 |
120 |
|
|
|
120 |
|
|
|
|
4w |
|
○ |
||
21 |
顶岗实习 |
05010007 |
30 |
960 |
|
|
|
960 |
|
|
|
|
14w |
18w |
○ |
||
|
小计 |
|
88 |
2127 |
743(208) |
0 |
90 |
1080 |
0 |
210 |
434 |
402 |
540 |
540 |
|
||
专业拓展课·
必修 |
22 |
景点景区经营与管理 |
05160064 |
2 |
34 |
30(4) |
|
|
|
|
|
|
2/17w |
|
|
△ |
|
23 |
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
050100003 |
2 |
34 |
30(4) |
|
|
|
|
|
2/17w |
|
|
|
△ |
||
|
小计: |
|
4 |
68 |
60(8) |
0 |
0 |
0 |
0 |
0 |
34 |
68 |
0 |
0 |
|
||
人文素质 |
|
任选2门课4学分 |
|
4 |
72 |
72 |
|
|
|
|
4/9w |
4/9w |
|
|
|
○ |
|
|
小计 |
|
4 |
72 |
72 |
0 |
0 |
0 |
0 |
36 |
36 |
0 |
0 |
0 |
|
||
课外活动 |
|
社会调查与实践 |
|
1 |
0 |
|
|
|
|
|
|
|
|
|
|
|
|
|
社会义务服务 |
|
1 |
0 |
|
|
|
|
|
|
|
|
|
|
|
|
|
|
小计 |
|
2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135 |
2907 |
1359(255) |
0 |
90 |
1080 |
337 |
501 |
525 |
491 |
546 |
540 |
|
十一、各类课程总学时比例
表5 教学学时学分比例表
项目 |
学时 |
学分 |
|||
总学时 |
百分比 |
总学分 |
百分比 |
||
基础课程 |
720 |
24% |
41 |
29% |
|
专业课程 |
2057 |
70% |
88 |
64% |
|
专业拓展课程 |
102 |
4% |
6 |
4% |
|
人文素质课程 |
72 |
2% |
4 |
3% |
|
合计 |
2951 |
100% |
139 |
100% |
|
合计细分 |
理论 |
1378 |
47% |
|
|
实训 |
1573 |
53% |
|
|
|
实训细分 |
一般性实训 |
150 |
5% |
|
|
生产性实训 |
1423 |
48% |
|
|
十二、其它培养措施
表6 其它教育活动安排表
序号 |
教育活动主题 |
教育活动内容 |
一 |
素质拓展 |
1.演讲比赛
2. 社团才艺展示
3.野外素质拓展 |
二 |
技能竞赛 |
1.导游基础知识竞赛
2.旅游节酒店客房服务技能竞赛
3. 旅游节餐厅服务技能竞赛 |
三 |
个性化发展 |
{C}1. {C}个人简历制作大赛
{C}2. {C}模拟面试
{C}3. {C}寝室文化设计大赛 |
四 |
职业素养培训 |
{C}1. {C}企业人士岗位教育讲座
{C}2. {C}实习经验交流 |
十三、专业教学队伍
1.专任教师具备本专业本科或研究生以上学历,并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
2.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应具备导游资格证或“双师型”教师;实训指导教师要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
3.本专业“双师型”教师(讲师以上教师系列职称,并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或两年以上企业经历)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
4.企业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40%,兼职教师所承担课时比例不低于总学时的40%;
5.师资梯队中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般教师比例基本达到1:2:4;
表7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年龄及职称、知识结构一览表
年龄段 |
技术职称 |
学历 |
||||||
50以上 |
30-50岁 |
30岁以下 |
高级 |
中级 |
初级 |
硕士 |
本科 |
专科 |
1人 |
6人 |
4人 |
1人 |
5人 |
6人 |
人 |
人 |
0人 |
十四、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室
实验实训教学设施完善,能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共有两个实训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模拟餐厅里也可同时进行模拟酒吧实训。
表8 校内实训室
序号 |
名 称 |
建筑面积
(平方米) |
仪器设备 |
主要实训
项目 |
|
台/套 |
总值
(万元) |
||||
1 |
模拟餐厅实训室 |
72 |
|
6 |
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训 |
2 |
模拟客房实训室 |
72 |
|
6 |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 |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注重先进性与代表性,选择一批有一定规模、专业化强、适合学生发展的企业,以保证培养的学生既能适应行业的基本要求,同时又具备知识的前瞻性。
表8 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企业名称 |
主要功能 |
湖北省楚云旅行社 |
顶岗实习、师资培训 |
湖北省中国旅行社 |
顶岗实习、师资培训 |
东莞帝豪花园酒店 |
顶岗实习、师资培训 |
东莞帝豪假日酒店 |
顶岗实习、师资培训 |
东莞丰泰花园酒店 |
顶岗实习、师资培训 |
上海虹桥希尔顿大酒店 |
顶岗实习、师资培训 |
上海龙之梦大酒店 |
顶岗实习、师资培训 |
上海新天哈瓦那大酒店 |
顶岗实习、师资培训 |
北京文津国际酒店 |
顶岗实习、师资培训 |
华文礼坊 |
顶岗实习、师资培训 |
武汉市白玫瑰大酒店 |
顶岗实习、师资培训 |
十五、质量监控与保障
重视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不断加强教学与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建立并完善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质量管理等制度,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以学校为核心。建立了:1. 质量标准体系, 与企业合作对教学工作各环节制定严格细致的规章制度。对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实训、实习指导书,严格实行过程管理办法。2.管理与考核体系,本系设有专业教研室和日常教学督导组、实训中心,具体负责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建设,院系均成立了试点专业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企业专家成立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的审定、教学质量的检查、评定等工作。鼓励学生考取各类技能资格证书,建立了完善的考试考核制度、毕业生追踪调查体系。3. 评价体系,①教学检查制度,成立了以系主任为组长,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及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各个教学环节、教学管理等实行常规和不定期教学检查。②教学督导制度,学院建立院系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学院成立教学督导委员会,系部成立教学督导小组,严把教学质量关。③学生评教制度,定期从每班随即抽出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或组织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并及时反馈到教学过程中;期末进行网上评教,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师考核奖励、职称晋升评聘等挂钩。
(二)以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按照教育部(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示范院校建设要求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要求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
(三)社会参与。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以及各类规章制度,构建了各类实习实训评价标准。包括:顶岗实习三方协议制度;企业导师制度;节点考核制度。
本专业严格按照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执行,初步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