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 教学管理
  • 教育科研
  • 招生宣传
  • 培训就业
  • 党团园地
  • 教工之家
  • 学生频道
  • 办事指南

教工之家

教工动态
教师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工之家 > 教工动态

善待生命 珍爱健康

       在人的生命旅程中,曾有过许多的憧憬和向往,有过许多的欢乐和追求,有过许多的喜爱和珍重,有过许多的得到和拥有,然而,最令人渴望得到和希望拥有的,莫过于健康。

      健康是生命的基石,健康是生命的火花,健康是生命的源泉,健康是生命的灯塔,健康之于人,何其珍重,何等可贵!

      朋友,或许你深知健康的重要,或许你非常珍视健康,可你能解释健康的含义吗?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已经对于健康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所谓健康是指人身体机能良好,心理和社会适应状况良好。现代医学科学和心理学都已证明了人的肉体和心理两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使人的完整健康受到影响。如果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总是很紧张,整天郁郁寡欢,一思茶饭,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会有健康强壮的身体并不染上疾病。现代科学研究已经充分证明,许多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的疾病,如心血管病、癌症、肠胃道疾病等都与人的情绪和个人受到的心理压力有关。当然,身体方面的疾病,也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如长期患病或身患绝症,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使人焦虑、痛苦、抑郁、绝望等,如果不能恰当排解和调节,身体上的疾病将会诱发心理方面的疾病。由此可知,心理和身体,是互为影响的,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它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这种影响也可能是消极的,它可以诱发人的心身疾病。因此可以说,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是健康的完整含义。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一般都比较重视身体方面的健康, 对于身体健康的的标准、保持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如运动锻炼、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等)一般都有较全面的认识,能较好地把握。而对于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一般都重视不够,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搞好心理保健的途径和方法则知之甚少或认识模糊。这里就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保健的途径和方法做些介绍,以增强朋友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进而搞好心理保健。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国内外不少专家和学者有过许多研究和论述。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具体地指明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的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提出心理保健的十条标准为:

  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具有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评价;

  3、学习、生活和工作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自然、社会环境保持正常的接触;

  5、具有完整的与和谐的人格特征;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必要时能作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需要能恰如其分的给予满足。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虽然有多种多样的认识,但综合起来看,还是有一个大致统一的标准,一般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情绪稳定。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指标,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都是由于个体情绪失调而造成的。所以,调节情绪使之稳定至关重要。情绪稳定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情反应强度适当,能经受各种环境刺激,保持经常乐观的态度,而不是忧郁寡欢欢、灰心丧气、情绪多变、易激惹;二是反应方式适当,喜怒哀乐,由衷而发,该喜则喜,该怒则怒,合理宣泄而不随便压抑情绪。

  2、保持正常的自我意识。能够客观合理地看待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健康的第二项重要指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表现出三种不同的自我意识状态:一是自以为是,始终以为自己的行为是适当的,否定别人,对于别人,哪怕是细微的缺点也不能容忍。在社会活动中显得固执、冷漠、攻击性强。第二种是既相信自己的行为,也能适当地对待自己行为中的一合理之处,谦虚而不乏自信,保持客观公正的自我判断。第三种人则是否定自我,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热情有余,而内心又总是担惊受怕,生怕冲撞了别人。显然,只有第二种情况,保持正常适度的自我意识,才能获得健康的心理。

  3、人际适应。人作为一个社会性的实体,在不断地与群体和他人进行交往,并努力寻求彼此适应和相容。能够适应各种和群,进行有效的人际交往,并且对他人和自己都感到满意,是心理健康的第三项重要指标。事实上,这也是人有效生存的必要条件,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的个性品质发展情况。一个豁达、开朗、谦虚、尊重他人和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人,容易与他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和适应环境。而如果一个人多疑、自私、心胸狭窄,并且应变能力差,则很难与人交往和适应新环境。当个体感到人寻适应有困难时,便有必要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引起警惕了。

  4、行为协调、反应适度。人对体内外刺激的反应适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各人的反就速度、强度是不相同的,或反应迟缓,或反应敏捷,但这种差异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正常的。反应迟缓并非麻木不仁,反应敏捷也不等于神经过敏。对刺激表现出过度冷漠或过度敏感,都是不健康的心理反映。

  5、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每一个正常生活、学习、工作所必备的前提。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人们智力发展水平虽然各不相同,但通常他们都具备学习各种基本生存和生活知识的能力。当然,智力正常只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之一,智力正常的人并非必然是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还受到其它一些因素的制约。但是,假如一个人智力低下,他就很难发展健康的心理。

  6、意志品质健全。意志品质健全的标志是: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具备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面对困难的勇敢性;坚韧性强、有毅力、能持之以恒、保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7、个性结构完善。个性心理结构完善要求具有良好的气质、完善的性格、健全的人格、较高的能力;具有正确的动机、广泛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多方面的,我们在判断自己心理是否健康的时候,就要全面地、具备地、综合地加以分析和考虑。 由于各个人的生活经历、周围的环境及个性的不同,有同一表现的人,甲可能心理健康,乙可能有心理疾病。正象身体健康一样,绝对健康是不存在的。正常人有不正常表现,不正常人也有正常表现,我们应多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表现是,若有心理异常或心理疾病,要注意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调适,以保持心理的长久健康。

  二、心理保健的方法、途径

  搞好心理保健对每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简单介绍一些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1、学习心理卫生知识

  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知识,有利于增进自我了解,以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掌握了心理卫生知识,等于拿到了通往心理健康的钥匙。为此,我们必须学习心理卫生的一般常识,了解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防治措施,了解个性心理品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等等。同时,还应掌握一定的心理测量、心理诊断的常识,并注意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2、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在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一些心理疾病,如神经衰弱症、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多疑症、厌食症、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对于这些心理疾病,我们应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以保证身心的健康发展。

  3、学会精神自慰

  精神自慰就是人在精神上自己安慰自己,把那些想不通的事、接受不了的事在脑子里反复的想,最后想通了,比较可以接受了,从而消除由这些事情引起的精神压力,使自己的心理能保持平衡。人在生活中天天都会受到许多来自环境的外部刺激和人自身的内部刺激,这些刺激往往造成某些不能自发消解的精神压力,影响人的心理平衡,为了消除这种精神压力,精神自慰是种较好的方法。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采用积极的精神自慰法来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4、学会自我控制

  当自己觉察个人有心理问题时,可强迫自己离开出现问题的事件、活动和情境,尽管这时候你很投入,或者你由于心理疙瘩几乎感到无法解脱,但你一定要强迫自己离开心理问题的心境中。 一般人当发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时,总希望能找到一种灵丹妙药,马上解决问题,其实这是不大可能的。心理问题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自我控制应当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5、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

  著名的心理健康专家乔治.斯蒂芬森博士总结出十一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可供朋友们参考,特录如下:

  (1). 苦恼时,找你所信任的、谈得来的、头脑冷静的朋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忧闷及时倾吐出来,以免积压成疾。

  (2)遇到较大的刺激,或遇到挫折失败而陷入自我烦闷状态时,最好暂时离开你所面临的情境,转移一下注意力,以便恢复心理上的平静,将心灵的创伤抚平。

  (3)当情感遭到激烈震荡时,宜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忘我地去干一件你喜欢干的事,如写字、打球、唱歌、打牌、下棋、钓鱼等,从而将心中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感转移或替换掉。

  (4)对人谦让,自我表现要适度,有时要学会当配角和后台工作人员。

  (5)多替别人着想,多做好事,可使你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6)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面临很多困难时,宜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逐个解决,以便信心十足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7)性格急躁的人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事,并避免超乎常态的行为,以免紧张焦虑,心理压力过大。

  (8)对别人要宽宏大量,不强求别人一定都按你的想法去办事,能原谅别人的过错,给别人以改错的机会。

  (9)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10)自己多动手,去除依赖心理,不要老是停留在观望阶段。

  (11)制定一份即能使你愉快而又切实可行的调适身心的计划,给自己以希望。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如此的重要,朋友,让我们都行动起来,搞好身体和心理保健,永葆生命之树常青!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5-11-13 16:11:12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宛东中专组织开展庆三八节女教工趣味活动  下一条:校工会简介

南阳市宛东中等专业学校  Powered by MetInfo 豫ICP备20012924号

办公电话:0377-68923265  学校邮箱:nywdzz@163.com  招生热线:0377-68987146

学校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文峰区新春街1411号  邮编:473400

豫公网安备 41132802000240号